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36.9 亿美元增至 2031 年的 60.8 亿美元。预计 2023-2031 年期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6.4%。4D NAND 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为市场带来趋势。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分析
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物联网设备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以及更快的通信协议是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一些驱动因素。此外,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和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预计将在预测期内为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增长创造机会。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概览
NAND 闪存是非易失性的,即使电源关闭也能存储数据。这使得 NAND 成为内部、外部和便携式设备的绝佳选择。NAND 有几种类型;单层单元 (SLC) NAND 提供最佳性能和最高耐用性,具有 100,000 次编程/擦除周期 (P/E 周期)。SLC NAND 每个单元仅存储 1 位信息。单元存储 0 或 1;因此,可以更快地写入和检索数据,这使其比其他类型的 NAND 使用寿命更长。此外,SLC NAND 的高耐用性使其成为需要可靠和持久供电的广泛消费和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物联网 (IoT) 设备、汽车、网络设备、机顶盒、DSL 和电缆调制解调器、数字电视、移动电话、打印机和其他工业产品都配备了 SLC NAND 闪存。由于可靠性较高,SLC NAND 闪存已应用于需要高性能和数据完整性的企业,例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和航空系统。SLC NAND 闪存的几大优势包括最长的擦除和编程周期寿命、快速的读写速度以及较低的读/写错误概率。
定制此报告以满足您的需求
您可以免费定制任何报告,包括本报告的部分内容、国家级分析、Excel 数据包,以及为初创企业和大学提供优惠和折扣
- 获取此报告的关键市场趋势。这个免费样品将包括数据分析,从市场趋势到估计和预测。
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驱动因素和机遇
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度不断提高,市场前景看好
亚太地区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率出现了显著增长。根据国际贸易管理局 (ITA) 的《2020-2027 年东南亚地区电子商务预测》,消费电子产品继续引领该地区电子商务收入的飙升。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截至 2023 年 1 月,印度拥有超过 7 亿智能手机用户,其中 4.25 亿生活在农村地区。该地区超过 50% 的人口使用智能手机,活跃互联网用户数量自 2019 年以来增长了 45%,使印度农村地区走在了世界智能革命的前沿。根据国际贸易管理局 (ITA) 的数据,包括可穿戴医疗设备(如智能手表)在内的医疗 IT 市场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160 亿。
推动亚太地区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技术进步以及对数字连接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 Trading Economics 的数据,与 2022 年相比,印度、中国和日本等主要国家的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在 2023 年有所增加。此外,该地区的快速城市化推动了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根据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 (IBEF) 的数据,消费电子领域的高端化趋势加速,导致 2024 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家电和电视销量大幅增长。
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
汽车行业正在采取重大措施来改变用户的驾驶体验。在过去几年中,电动汽车因其环保特性吸引了消费者,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随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信息娱乐系统和汽车远程信息处理的推出,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自我诊断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些都进一步支持了汽车内的连接性。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太地区的普及率相对较低,预计未来几年将有所提高。由于致命车祸发生率不断上升,超级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的增长正在上升,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此外,联网汽车提供集成了 ADAS 和其他联网汽车技术的创新安全功能。下一代信息娱乐系统和 ADAS 将与内存技术集成,提供更高的性能和低功耗功能。为了有效实施和运行先进的联网汽车技术,制造商需要支持先进技术的内存技术以及支持波动数据速率的灵活性。因此,预计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将在预测期内为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增长创造大量机会。
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报告细分分析
有助于得出亚太地区SLC NAND闪存市场分析的关键部分是类型、应用和密度。
- 根据类型,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分为串联和并联。2023 年,并联部分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 根据应用,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细分为汽车、工业、通信、计算机和 IT、消费电子等。工业领域在 2023 年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 就密度而言,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分为 1GB、2GB、4GB、8GB 和 8GB 以上。2023 年,8GB 以上部分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份额分析(按地区)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分为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亚太地区其他地区。就收入而言,中国在 2023 年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亚太地区是半导体制造中心。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东亚和东南亚占全球半导体产量的 80% 以上。这种增长对于技术进步至关重要,这使得世界依赖该地区的半导体出口。亚太地区是 SLC NAND 技术的出口地区。此外,该地区的经济前景取决于全球半导体需求。此外,SkyHigh Memory Limited、美光科技公司、东芝公司等市场参与者的存在支持了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增长。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区域洞察
Insight Partners 的分析师已详尽解释了预测期内影响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区域趋势和因素。本节还讨论了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各个部分和地理位置,包括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以及南美洲和中美洲。

- 获取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区域特定数据
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报告范围
报告属性 | 细节 |
---|---|
2023 年的市场规模 | 36.9亿美元 |
2031 年市场规模 | 60.8亿美元 |
全球复合年增长率(2023 - 2031) | 6.4% |
史料 | 2021-2022 |
预测期 | 2024-2031 |
涵盖的领域 | 按类型
|
覆盖地区和国家 | 亚太
|
市场领导者和主要公司简介 |
|
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参与者密度:了解其对业务动态的影响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终端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而这些需求又源于消费者偏好的不断变化、技术进步以及对产品优势的认识不断提高等因素。随着需求的增加,企业正在扩大其产品范围,进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利用新兴趋势,从而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
市场参与者密度是指在特定市场或行业内运营的企业或公司的分布情况。它表明在给定市场空间中,相对于其规模或总市场价值,有多少竞争对手(市场参与者)存在。
在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运营的主要公司有:
- 美光科技公司
- 铠侠株式会社
- 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天高记忆有限公司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上面列出的公司没有按照任何特定顺序排列。

- 获取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主要参与者概览
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新闻及最新发展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评估是通过收集一手和二手研究的定性和定量数据进行的,其中包括重要的公司出版物、协会数据和数据库。以下列出了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一些关键发展:
- 全球领先的内存解决方案供应商铠侠株式会社宣布,其业界领先的北上工厂的 Fab2(K2)于 7 月完工。K2 是日本岩手县北上工厂的第二家闪存制造工厂。随着需求复苏,该公司将在密切关注闪存市场趋势的同时逐步进行资本投资。铠侠计划于 2025 年秋季在 K2 开始运营。
(来源:Kioxia Corporation,新闻稿,2024 年 8 月)
- 全球先进内存技术领导者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出基于第八代垂直 NAND (V-NAND) 的业界首款 PCIe 4.0 汽车 SSD。新款汽车 SSD AM9C1 具有业界领先的速度和增强的可靠性,是汽车应用中设备 AI 功能的最佳解决方案。AM9C1 基于三星的 5 纳米 (nm) 控制器构建,并提供单级单元 (SLC) Namespace2 功能,具有高性能,可更轻松地访问包含大量数据的文件。
(来源: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新闻稿,2024 年 9 月)
亚太 SLC NAND 闪存市场报告覆盖范围和交付成果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规模和预测(2021-2031 年)”对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涵盖以下领域:
-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规模以及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所有主要细分市场的预测
-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趋势以及市场动态,如驱动因素、限制因素和关键机遇
- 详细的 PEST 和 SWOT 分析
- 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分析,涵盖主要市场趋势、区域框架、主要参与者、法规和最新市场发展
- 行业格局和竞争分析,涵盖市场集中度、热图分析、知名参与者以及亚太地区 SLC NAND 闪存市场的最新发展
- 详细的公司简介
- 历史分析(2 年)、基准年、预测(7 年)及复合年增长率
- PEST和SWOT分析
- 市场规模、价值/数量 - 全球、区域、国家
- 行业和竞争格局
- Excel 数据集
近期报告
客户评价
购买理由
- 明智的决策
- 了解市场动态
- 竞争分析
- 客户洞察
- 市场预测
- 风险规避
- 战略规划
- 投资论证
- 识别新兴市场
- 优化营销策略
- 提升运营效率
- 顺应监管趋势
















